第8章 应永远怀有一颗宽容的心
A+ A-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

   ——哈佛教授 杰西卡·斯特恩

   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唯有懂得宽容的人,才有超然洒脱的态度。生活需要宽容,一个不善于宽容的人,会整天陷于烦恼之中,心胸狭窄,处处设防;一个懂得宽容的人,能体谅别人的难处,也会主动的帮助他人,这种人心胸开阔,与人为善,因而受到他人的尊敬。

真正的民族斗士

  

  宽恕胜于报复,因为,宽恕是温柔的象征,而报复则是残暴的标志。

                            ——(古罗马)爱比克泰德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就是一个胸怀非常宽广的人。当年,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被捕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位于大西洋一个荒岛总集中营的“锌皮房”里,这一关就是27年。期间,曼德拉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田地里做挖掘石灰石的艰苦工作。有时,还会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狱中生活非常艰难。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押他的看守就有3个人。

  1990年,曼德拉出狱。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正式就任南非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这一天,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举动震惊了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他说,令他最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3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那一刻,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也更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时,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曼德拉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他并没有因在狱中遭受的疾苦而怨恨那3位狱卒,反而在总统就职典礼上隆重地邀请他们,善待他们,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哈佛金言:

  只有谅解和接受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如果在内心深处一直对那些人怀有仇恨,不肯宽容他们,不但会让别人生活在痛苦之中,就是自己的心灵也无法获得解脱。要知道,宽容能别人感到松弛,也能让自己感到宽慰。宽容是金。做人如果能够宽容一点,那么我们的生活便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王者的风范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国)维克多·雨果

  

  有一次,俄国伟大的大帝亚历山大骑马旅行。这一天,他来到了俄国西部乡镇的一家小客栈,为了更好地体察民情,他决定徒步走访这个小镇。然而,在结束他的访问回客栈时,亚历山大却忘记了回去的路。

  亚历山大正在寻找客栈时,他看到在一家旅馆门口站着一个军人。于是,他就走过去问他能否告知去客栈的路。因为当时亚历山大并没有穿着有官衔标志的军服,而是平纹布衣的便装。

  那军人傲慢地朝这个身穿平纹布衣的旅行者看了一眼,头一扭,不屑地说:“往右走!”然后他依然叼着大烟斗不紧不慢地吸着。

  亚历山大很真诚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又问那个叼烟斗的军人,“麻烦您告诉我到客栈还有多远呢?”

  “还有1英里呢!”那军人口气很不好地说,然后又朝大帝瞥了一眼。亚历山大在向他道谢后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他返回来继续微笑着向军人说:“请原谅,我可以再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这时,那军人显得很不耐烦,他一脸傲气,似乎已经容不得别人再问什么了。五分钟之后,军人才不紧不慢地回应:“你到底还有什么事?”

  然而,亚历山大大帝仍旧彬彬有礼地说:“如果可以的话,您是否愿意告诉我您的军衔是什么呢?”

  傲慢的军人在猛吸了一口烟说:“那你就猜猜看嘛!”

  亚历山大大帝非常风趣地猜道:“您是中尉?”

  那个烟鬼一般的军人的嘴唇稍微动了一下,没有说什么,但他的意思很明显,他并不止是一个中尉,他的军衔应该更高一些才对。

  聪明的亚历山大大帝于是接着猜:“那就是上尉喽?”

  听到这里,烟鬼军人显示出一副非常得意的样子,然后他摆了摆手说:“不,还要高一些。”

  亚历山大大帝仍旧很友好地说:“那么,你就是少校了?”

  “非常正确!”烟鬼军人高傲地回答。于是,大帝非常敬佩地向他敬了礼。那位少校骄傲地转过身并摆出一副对下级训话的高贵神气,然后说:“假如你不介意的话,请你也告诉我你的军衔是什么?”

  亚历山大大帝也学着少校先前的方式,他乐呵呵地回答:“你也猜猜看!”

  “中尉?”少校猜测说。

  大帝摇摇头说:“不,接着猜猜!”

  “上尉?”少校又猜测说。

  “也不是!”大帝仍旧摇摇头说。

  少校有点沉不住气了,于是走近了大帝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说:“那么,你也是少校了?”

  大帝非常镇静,他微笑着跟上校说:“继续猜!”

  少校已经很紧张了,他取下烟斗,原来那副高贵的神气样子也一下子消失了。他的语气开始变得十分尊敬,他低声说:“那么,你一定就是部长或是将军了?”

  “还是不对,不过您已经快猜到了。”大帝说。

  “殿……殿下,您是陆军元帅吗?”少校开始结结巴巴了。

  “我的少校,现在请您再猜一次吧!”大帝说。

  “皇帝陛下!”少校已经紧张地不行了,烟斗也从手中掉到了地上。他猛地跪在了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请饶恕我吧!”

  “少校,您让我饶你什么呢?”大帝还是笑着说,“您并没有伤害我呀,我向您问路,您告诉了我,我还应该对您说声谢谢呢!”

哈佛金言:

  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宽容看似是退缩,但却扩大了我们心灵的承受能力。宽容是海,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能容下争流的百舸,也能容下漂浮的扁舟,宽容是山,能容下灿烂的鲜花,也能容下带刺的荆棘;能容下参天的大树,也能容下低矮的小草。

   6瓶酒与6堂课

  

  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德国)欧文

  

  二战时期,美国的莱德勒少尉在“塔图伊拉”号炮艇上服役。一天,他在一个“不看样品”的拍卖会上,用30美元拍得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打开木箱,里面是两箱威士忌。莱德勒想留着这些威士忌开一个酒会。

  嗜酒的海明威找到莱德勒,希望买6瓶好酒尝尝。开始莱德勒拒绝了他。但在海明威的一再请求下,莱德勒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我用6瓶酒换你6堂课,你教我怎样成为一个作家,如何?”

  海明威答应了,他认认真真地为莱德勒上了5堂课,准备上最后一堂课时,他临时有事要远行。临行前,海明威对莱德勒说:“我绝不会食言,现在就给你上第6堂课。”

  海明威说:“在描写别人前,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豁达大度的好人……第一,要有同情心;第二,以柔克刚,千万不要讥笑不幸的人……这对你的整个生活都是重要的。朋友,我只能教给你这么多了。还有一点,有空的话请你务必尝尝你的威士忌。”

  莱德勒打开威士忌,发现里面装的全部是茶水,他不禁为海明威的豁达宽厚而深深感动。

  当海明威在给莱德勒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瓶子里装的都是茶水而不是酒了,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仍旧履行了他对莱德勒的承诺,用豁达大度的心胸化解了心中的怨恨。

哈佛金言:

  心胸豁达的人能够成就大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其成功的路途中,曾写下了波尔的名字。他们之间也曾经有过面红耳赤的纯强舌战,也曾经有过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但在共同追求真理的豁达下,两位科学家的携手双赢,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并让整个科学史为之一亮。

  豁达正是战胜自我狭隘感受后达到的轻松、愉悦、积极的精神境界。豁达大度是我们成就自我不可或缺的心境,轻视他人、苛求他人往往是一个人心胸狭窄、思想浅薄与狭隘的表现。这种人不但不能认识到他人的长处,也不会发现自己的短处,当然也更不会与他人进行友好的合作。

   默然的战士

  

  宽恕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美德,绝不是你所能控制,所能左右的。

  ——(法国)狄更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过后,两名来自同一个村庄的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两个人在森林中艰难地跋涉着,相互鼓励、互相安慰。十几天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与部队取得联系。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靠着鹿肉他们又艰难地度过了几天。但接下来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也许是战争让动物四处逃散或被杀光了,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看见过任何动物。

  他们仅剩下了一点鹿肉,年轻战士背在了身上。第二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安全时,突然听见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不过,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士惶恐地跑过来,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没有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发直。他们都以为自己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有动身边的鹿肉,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的。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很快我就冷静下来,决定不报复他。当天晚上,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

  30年以来,年轻的战士假装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从不提及。后来有一天,开枪的战士跪在年轻战士面前,请求他原谅,年轻战士没让他说下去。他们又做了几十年的好朋友。

  

哈佛金言:

  世界是美好的,何不以一颗宽大的胸怀看着这个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人们,这样你快乐,我快乐,他也快乐,难道不好吗?千万不要再想报复他人了,应该让漠然冲淡自己的报复之心。

  善待朋友,会体现一个人的美德;而宽容朋友,则会体现一个人的胸襟。当我们受到别人伤害时,一定不要再以一颗报复心来对待他,而是应该以宽广的胸襟去原谅他,以漠然来冲淡报复,这是最明智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让爱在这世界里永恒传递,遍地开花。

画家的神像

  没有宽容过敌人的人,从未享受过人生最大的一种乐趣。

——(美国)拉瓦特

  一位大画家正在集市上出售自己的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过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死去。

  大臣的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了起来,并声称这幅画是样品,坚决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的父亲出面了,并表示愿意付出一大笔钱来买那幅画。可是,画家宁愿把那幅画挂在他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画家阴沉着脸坐在那幅画前,自言自语地说:“哼!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的神像渐渐不一样了。这使他十分苦恼,他不停地寻找各种原因。

  突然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原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酷似。画家把画撕碎了,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我的头上来了!”

哈佛金言:

  一个人做了害人的事后总是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对他人的报复也迟早会回报到自己的头上来,所以说,报复他人最终也会害了自己。我们都在这世界上共同生存,本不该相互伤害和报复,而是应该相互扶持,这样大家才能和睦相处,共享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报复的心理可以通过改变发泄方法,转换发泄渠道来宣泄。千万不要在一念之间,让报复的邪恶占了上风,到头来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最终会后悔莫及。

  在生活中难免与他人产生摩擦、误会甚至是仇恨,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如果一味地增加自己的仇恨,仇恨就会阻挡我们的人生之路,甚至会被它打倒。所以,我们应该在自己的仇恨里装满宽容,那样我们就会少一分阻碍,多一分成功的机遇。

军官和老炊事员

   我宽恕你,你原谅我,这时千古不变的道理。

——(英国)布莱克

  

  命运把两个地位悬殊的人推到了一起:一个是年轻的指挥官,一个是年老的炊事员。他们两人在奔逃中相遇了,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路——沙漠。追兵在沙漠的边缘止步了,因为他们不相信有人会从沙漠里活着出去。

  “请带上我吧,丰富的阅历教会了我怎样在沙漠中辨识方向,我对你会有用的。”老人哀求道。指挥官麻木地下了马,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求生的资格了,他望着老人花白的双鬓,心里禁不住一颤:因为我的无能,几万个鲜活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我有责任保护这最后一个士兵。于是,他扶老人上了战马。

  在这茫茫的沙海中,到处是金色的沙丘,没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让人很难辨认方向。“跟我走吧!”老人果敢地说。指挥官跟在他的后面。灼热的阳光把沙子烤得炙热,他们喉咙干得几乎要冒烟。不幸的是,他们没有水,也没有食物。老人说:“把马杀了吧!”年轻人怔了一下,唉,要想活着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他取下了腰间的军刀。

  “现在没马了,就请你背我走吧!”年轻人又怔住了,心想:你有手有脚,为什么要人背着走,这要求确实有点过分。但长期以来,他都处在深深的自责中,老人此时要在沙漠中逃生,也都是因为他不称职。年轻的指挥官此刻唯一的信念就是让老人活下去,以弥补自己的罪过。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进着……

  一天,两天……十天……茫茫的沙漠好像无边无际,到处都是灼热的沙砾,满眼都是弯曲的线条。白天,年轻的指挥官是一匹任劳任怨的骆驼;晚上,他又成了最体贴周到的仆人。然而,老人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越来越过分。比如,他会把两人每天总共的食物吃掉一大半,会把每天定量的马血喝掉好几口。年轻人从没有怨言,他只希望老人能活着走出沙漠。

  他们俩越来越虚弱了,直到有一天,老人奄奄一息了,“你走吧,别管我了。”老人忿忿地说,“我不行了,还是你自己走吧!”

  “不,我已经没有了生的勇气,即使活着我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宽恕。”

  这时,一丝苦笑浮上了老人的面容,他说:“说实话,这些天来难道你就没有感到我在刁难、拖累你吗?我真没有想到,你不和我较真,你的心竟然可以包容下这些不平等的待遇。”

  “我只想让你活着,你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年轻人痛苦地说。老人这时解下了身上的一个布包,“拿去吧,里面有水,也有吃的,还有指南针,你朝东再走一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了,我们在这里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老人闭上了眼睛。

  “你醒醒,我不会丢下你的,我要背你出去。”老人勉强睁开眼睛,“唉,难道你真的认为沙漠这么漫无边际吗?其实,只要走三天,就可以出去,我只是带你走了一个圆圈而已。我亲眼看着我的两个儿子死在敌人的刀下,他们的血染红了我眼前的世界,这全是因为你。我曾想和你同归于尽,一起耗死在这无边的沙漠里,然而你却用胸怀融化了我内心的仇恨,我已经被你的宽容大度征服了。只有能宽容别人的人才配受到他人的宽容。”说完,老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指挥官十分震惊地矗立在那儿,仿佛又经历了一场战争,又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战斗。他得到了一位父亲的宽容。此时他才明白,武力征服的只是人的躯体,只有靠爱和宽容大度才能赢得人心。他放平老人的身体,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向着希望走去。

  

哈佛金言:

  太较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宽容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才会获得他人的宽容。宽容能让我们联想到广阔的天空、雄伟的高山和美丽的大海。

  在宽容面前,较真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在生活中,能得到他人宽容的人是幸福的,能宽容别人的人更是高尚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渡不过去的大河,没有上不去的高山,也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不较真了,就宽容多了,然后朋友也多了,烦恼也自然就少了。可见,远离较真而宽容一点,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甘地的成长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甘地是印度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在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深有感慨地说:“是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态度挽救了我。”

  甘地出生在一个小藩王国的宰相的家庭,他有三个兄长和一个姐姐,他在家中最小。他从小性格就不太开朗,但他对父母却十分顺从,对周围的事物也非常敏感,自尊心很强,一旦被人奚落,马上就会哭鼻子。在学校一挨老师批评,就难过得受不了。

  少年时期的甘地与许多少年一样,好奇心强、自负心盛。他也学会了抽烟,后来竟然一发不可收拾,烟瘾越来越大,以至于偷兄长和家里的钱买烟抽,而且越陷越深。慢慢地,甘地觉察到了自己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然后他就觉得无脸见人,内心非常痛苦,甚至还一度想过自杀。

  最后,他终于忍受不了痛苦的折磨了,他把自己堕落的全过程完整地记录在了笔记本上,并鼓足勇气把它交给了父亲,并说:“爸爸,我真心希望得到您的宽恕!”甘地本以为父亲会狠狠地批评他,甚至会严厉地惩罚他。但是,事实却出乎他意料。父亲看后,心情十分沉重,他并没有责备甘地,反而自己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甘地看到父亲痛心的样子,觉得自己太对不起父亲了。从那以后,他痛下决心,彻底改正了错误,走上了正道。许多年后,当甘地一讲到他童年的那段难忘的岁月,就深有感慨地说是父亲的宽容挽救了他。

哈佛金言: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一个人如果能够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那么,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就等于找到了一种提高自我的有效方法。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每一个人成就大业必备的素养。宽容是坚强,不是软弱。宽容是以退为进,是一种积极的应对。要宽容得对待身边的人,我们就会感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感觉和“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

匈牙利骑士的报复

  能宽恕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够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那就更好。

  ——(英国)罗伯特·勃朗宁

  

  一个匈牙利的骑士,被一个土耳其的高级军官俘获去了。这个军官把他同牛一起套犁田,而且用鞭子赶着他工作。他所受到的侮辱和痛苦是无法形容的。

  这位骑士的妻子把她所有的金银首饰都卖光了,把堡寨和田产也都典当出去了,他的许多朋友也捐募了大批金钱,因为那个军官所要求的赎金是出乎意外地高。不过这笔数目终于凑集齐了。他算是从奴役和羞辱中获得了解放。他回到家来时已经是病得支持不住了。

  不过没有多久,另外一道命令又下来了,征集大家去跟基督教的敌人作战。病人一听到这道命令,就无法休息,也安静不下来。他叫人把他扶到战马上。血集中到他的脸上来,他又觉得有气力了。

  在战场上,他把那位曾把他套在轭下、侮辱他、使他痛苦的将军变成了他的俘虏。这个俘虏现在被带到他的堡寨里来,还不到一个钟头,那位骑士就出现了。他问这俘虏说:“你想你会得到什么待遇呢?”

  “我知道!”土耳其人说。“报复!”

  “一点也不错,你会得到一个基督徒的报复!”骑士说。

  “基督的教义告诉我们宽恕我们的敌人,爱我们的同胞。上帝本身就是爱!平安地回到你的家里,回到你的亲爱的人中间去吧。不过请你将来对受难的人放温和一些,放仁慈一些吧!”

  这个俘虏忽然哭起来:“我怎能梦想得到这样的待遇呢?我想我一定会受到酷刑和痛苦。因此我已经服了毒,过几个钟头毒性就要发作。我非死不可,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过在我没有死以前,请把这种充满了爱和慈悲的教义讲给我听一次。它是这么伟大和神圣!让我怀着这个信仰死去吧!让我作为一个基督徒死去吧!”他的这个要求得到了满足。

哈佛金言:

  如果你不理解什么是宽容,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顿悟:紫罗兰把香气留在踩扁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修养,当然,宽恕伤害自己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要把怨气甚至仇恨从心里驱赶出去,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善待了自己。宽容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更是利己利人的法宝。

20年的怨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俄国)普希金

  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商人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对兄弟很快就长大了,他们留在父亲的商店里帮忙。父亲过世后,兄弟俩就共同经营那家商店。

  商店经营得很顺利,他们的生活也很平静。不久,平静的生活就被丢失的一美元打破了,他们兄弟俩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当时,哥哥将一美元放进收银机后,就外出办事了,当他回到店里时,突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一美元不见了。

  他问弟弟:“你看到收银机里的钱了吗?”弟弟语气肯定地回答:“没有看到。”

  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弟弟,不肯罢休。他说:“难道钱会长了腿跑掉吗?你肯定看到了那一美元。”语气中带着强烈的质疑意味,他心中的怨恨也油然而生。不久,兄弟手足之情就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不愿意相互交流,后来他们决定不再一起生活。于是,就在商店的中间砌了一堵砖墙,从此分居而立。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20年过去了,兄弟间的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和整个社区。

  一天,有一位男子开着外地车牌汽车停在了哥哥的店门口。他走进店里问道:“您在这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一辈子都在这店里工作。

  男子说:“我必须告诉您一件真实的往事:20年前,我还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我来到你们这个镇上,肚子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我偷偷地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从收银机里取走一美元。虽然时过境迁,但我一直无法忘怀这件事。一美元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是,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当说完事情的原委后,男子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了,并且哽咽的音调请求男子:“您是否也愿意到隔壁商店再说一次这个故事呢?”当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后,他惊愕地发现两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失声痛哭,相拥而泣。

  20年的时间,怨恨终于被化解,兄弟之间存在的对立也因此消失。可是又有谁知道,20的怨恨竟是源于对区区一美元的消失的猜疑。

哈佛金言:

  生活中,哪怕是一点点的猜疑,都可能让我们失去最为珍贵的东西。与他人真诚而宽容地相处吧,别让互相猜疑钻了空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多往好处想。有许多事情,别人本来是无心的,可是自己却偏偏往坏处想,于是越想越不对劲。许多事情并不是别人对你有成见或作出了不利于你的行为,而是因为你的多疑而产生了错觉。

   一般来说,猜疑总是从某一个假想的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这个假想目标。只有摆脱了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把自己的思路扩展开来,走出“先入为主”和“按图索骥”的死胡同,才能让猜疑的心在不能自圆其说和得不到自我证实的情况下自行消失。千万不要忽视猜疑的巨大力量,有时候它毁掉一个人甚至是几个人的幸福。

   越战归来的孩子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失败者正是硅谷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美国)比尔·盖茨

  

  一位从越南战场归来的美国士兵从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爸妈,我就要回家了。但是,我有一个请求,我想带一个朋友跟我一起回家。”

  “很好啊!”他的父母回答,“我们一定会很高兴见到他的,也会很好的招待他。”

  不过儿子又继续说“不过,有件事我想事先让你们知道,这位朋友在越战中受了重伤,他失去了一条胳臂和一条腿,所以他现在才走投无路,我想让他跟我们一起生活。” 

  “孩子,很遗憾,不过我们可以帮他找个住处。”父亲接着说,“孩子,你要知道,像他这样有残障的人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和不便。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不能让他这样给破坏了。所以,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把他忘了,我相信他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父亲刚说完,儿子就挂上了电话。然后,他的父母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一个来自旧金山警察局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并跟他们说警方相信那只是单纯的自杀案件。于是,这对父母悲痛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的带领下找到停尸间去辨认儿子的遗体。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但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哈佛金言:

  如果这对父母能够有一颗善待他人、宽容他人的心,能够支持儿子帮助“他人”的话,他们是不会失去儿子的。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其实,他人是自己的影子,所以说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

  生命中如果多一分关爱,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宽容,生活的航船就能承载不幸的侵袭。

什么是最高尚的

  

  当敌人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美国)林肯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

  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于是富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很快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大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哈佛金言:

  不可否认,恩将仇报的人和事是屡见不鲜。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仇人脱离危险的人和事并不多见。但只有这么宽容和豁达的人,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试想一下,在生活中如果有人伤害了你,而且还是故意伤害的话,你会怎么办?会原谅他吗?其实,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每个人能够宽容对待他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融化不了的冰雪。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